中国路面机械网 > 展会新闻大全 > 两岸三地精英会展人 共谈内地会展业发展方向

两岸三地精英会展人 共谈内地会展业发展方向

来源网络
2011-08-10
2010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,给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;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的生效,让台湾会展业完全向内地开放;在扩大内需、促进经济转型的“十二五”期间,会展业也将更受重视。当此时期,两岸三地会展界今后如何携手发展,中国展览馆协会理事长郑世钧、台湾会议展览协会荣誉理事长涂建国、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会长张伟雄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。
内地会展业未来方向
  张伟雄:我们看到一部分政府办的展会,没有补贴就无法办下去。当然这也不是内地特有的现象,澳门地区以及泰国等地都有。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民营的、小的展会很有生命力,不要觉得它规模小,若是发展得好,也会成为大展。反而是有些“很大”的展会,由几个题材拼到一起,没有特色,观众来了一次就不愿再来,如此展商肯定也不会来,办完一届之后不知道下届还能否举办。可见现在最大的问题,就是内地很多展会不注重观众的推广,要知道,有了观众,展商才会来,才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  涂建国:为什么很多品牌要参加展览会?一是产业的考量和商业的交流。其次,当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人口数到达某个程度的时候,非常适合发展品牌。因为只有人口数够,品牌投资才会产生效果。现在世界三大市场在美国、欧洲和中国,中国又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,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市场,展览业的机会非常之多。
  不过未来几年内地展览业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,因为展览业仍然以政府主导为主,还没有完全开放。但也没关系,每个市场在发展阶段都有一些调控的时期,对民间服务业而言,它并没有因此失去发展周边产业的机会,而且这里还有非常多的机会可以挖掘。应该怎么做呢?作为服务业,把服务的细腻程度展现出来,我觉得这是会展业未来一个最大的机会。
技术合作与开发
  涂建国:会展业涉及多种不同的专业,比如说有的是主办,有的负责展览馆经营,有的负责创意设计,有的负责展台搭建,有的负责多媒体展示……虽然专业不同,但技术方面的合作也行之有年,形成了一种协力的关系。这些专业未来能否超越当前简单的协力关系,共同创造出新的东西?展览业能否与科技公司一起创造出新的火花呢?
  郑世钧:从传统意义上说,展览行业是一个综合产业,需要经过很多环节,在不同的地方筹备,最后在现场组装。要衔接、组装好,需要各个环节密切配合,比如技术保障、安全保卫等环节,展览会的管理人才应该对这些技术环节都有所了解。
  张伟雄:我记得有这么一件事。一位英国人到香港推销一套影音立体投射设备,这套小小的设备很神奇能够非常逼真地投射人物影像,咋看之下很难分辨人物是真是假。如果进一步开发,它还可以利用卫星网络把异地的人投射到展会现场,同步进行演讲、问答,让人身临其境。按说这样的设备非常有吸引力,在香港却没有卖出一套。
  我觉得很可惜。设备的成本确实不低,但买下来和珠三角地区的同行分享,可以想象,这对将来的展览展示、现场讨论等会起到多大的帮助。虽说同行如敌国,若在技术层面或教育方面先有一个突破,进行合作,其他项目上的合作也会随之而来。
  涂建国:技术让我们感觉比较深奥,看来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谈。比如内地模糊化展像不管是自创还是山寨的,已经很有规模了,怎样提升品质,做出品牌,就需要进一步努力。我觉得有一天我们会在这方面大放异彩。
共创未来商机
  郑世钧:我们最先接触的是香港展览,当时内地刚改革开放。从那时候开始,我们陆陆续续办过一些出国展,对国家改革开放引进设备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我们也逐步与中国香港、德国等地的展览公司合作,后来还包括一些台湾公司。在这过程中,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。两岸文化、语言相通,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,完全可以合作创造出更多新东西。
  张伟雄:我们发现,深港澳三角地区很多展览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小。这会带来两个问题,一是宣传在组展过程中非常重要,甚至可以说,如何放大宣传效应是最重要的问题。其次是要卖展位。大展览公司不会担心展位问题,他们有一套做展的程序,但小的展览公司很在意,而且卖出展位还不能少,少了可能会影响生存。
  因此,今年我们准备举办一个论坛,专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针对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交流。我们不需要假大空的东西,不一定要有很大的交流合作。如果真有这样的合作机会,我还得强调“门当户对”,先把自己的展览做好,现在国内有很多这样的机会,有麝自然香,会有人主动来找你。
  涂建国:张会长的意思是,商机不需要扩大,本身就很多,把自身展览做好,商机自然来,我也这么觉得。去年内地GDP增长超过10%,台湾也有近10%的增长,三百六十行中几乎没有哪一行不赚钱。我把会展业列为第三百六十一行,因为会展业是所有行业的综合,既然三百六十行都赚钱,第三百六十一行一定会赚钱!所以说,商机真的很多。
二三线城市会展业
  涂建国:不论在二三线城市办什么展览,都必须要清楚,它是B2B还是B2C的展览。B2C的展览为什么集中在一线城市?它有硬件上的要求,比如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、行业发展情况和交通状况等是否符合举办大型展览的条件?对很多二三线城市来说,还不具备举办这类展会的硬件。
  可是我们另一个角度去看,把地方节庆活动当成会展活动来做,也是可以发挥的。二三线城市的节庆活动不像专业展览这么复杂,却可以从它的操作流程中累积很多经验。我认为二三线城市可以从这方面慢慢加深自己的工艺。
  张伟雄:一般我们在国内举办国际展,首先选择北京、上海、香港,然后再看广州。以前我们曾想在广州办展,可我的英国总部上司竟不知如何拼写“广州”!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。而现在北京、上海、香港的很多展会都由跨国公司操作,想要插进去非常困难,所以一些展览公司会到发展不错的二三线城市重新开展。
  但二三线城市不应该单纯地举办一些展会,而要把展会作为服务省、市或者行业的平台。要是觉得本地最大最好的展会的国际程度不够,就把它拿出来招标,与国外管理公司合作,提升它的国际化程度。之后再把它作为城市展览业的名牌,通过这个名牌来扩展相关的展览,逐渐形成一个大平台。在最初的几年,政府一定要大力支持,等到品牌建立之后,再交给企业运营。这就是我对二三线城市发展展览业的一个方案。
人才培训与交流
  郑世钧:目前内地展览业处在发展阶段,有传统国企,也有相当多作为后起之秀的民营企业,这些民营企业在用人机制等方面非常有活力,比如中展集团是国企,面对诸多民营企业的竞争,我们也在力求创新。现在我们用人都采用聘用制,第一看能力当然这一点不论国企、民企还是外企都是一致的。不过,能力在第一面不能都反映出来,所以我们还要看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。
  张伟雄:香港会展业发展得比较早,上世纪七十年代,香港贸易发展局已经开始举办很多国际展览会。但私人展览公司如果要发展一个题材、培育一个展览,把它做大,非常困难,因为在香港办展的成本很高,很多本地展览公司会在内地或者越南等地举办展会。因此目前在香港做得成功的、比较大的展览会,全为国际展览公司所有,比如励展、亚洲博文、法兰克福、蒙哥马利展览集团等,他们都有自己的培训模式。
  以前有很多国际展览培训认证课程找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合作,我们调查后发现,香港展览公司并不太重视,他们通过自己举办的展会来培训人才,或者参加外资企业的培训班。但这些都是企业自己的培训,没有与业内专家的交流合作。在我看来,这个状况不太健康,需要改变。
  涂建国:2010年我们和中展集团合作了几个大的展览项目,也发现中展集团与十年前非常不一样,已经走上了市场化之路。可见,展览业要发展,人才非常重要。人才培训方面的制度和内容,两岸三地将来可以共同制定,这也需要所有业者的共同努力。
信息取自网络,敬请自行核实。我们提醒您,本站仅提供信息,并概不负责准确性或真实性。建议您查阅多个来源以获取全面的信息。
相关资讯

东莞加博会“1+6”模式办展 全国招展招商正式启动

  2016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现场(资料图程永强摄)  东莞时间网讯20...
2017-01-03

第三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落幕

  由国家林业局、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,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、中国林业产业...
2012-11-05

石家庄:好看又好玩 动博会上嗨翻天

原标题:好看又好玩动博会上嗨翻天  十一假期,石家庄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40.66万人次,...
2016-10-08

杭州国际照明展收官 “节能环保智能”主题受业界关注

“2016杭州国际照明展览会”现场展出的智能照明产品。王刚摄 &nbs...
2016-11-08

第九届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将于7月20日在易门县举办

   据易门新闻网消息 近日,笔者从第九届中国·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动员会上...
2013-07-08

广西巴马将办首届“中国长寿之乡”健康产品博览会

光明网广西频道讯(石春梦)广西巴马,因“世界长寿之乡”而闻名,广西俨然是中国...
2013-12-19

京交会会展板块聚焦产业战略布局

距第四届京交会开幕只剩下20余天。昨日,京交会会展交易团团长单位——中国会展...
2016-05-05

2016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太原拉开大幕

本报太原7月19日讯(记者王佳丽)今天,以“创新与转型——煤炭供...
2016-07-20

长沙全力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

长沙晚报讯(记者黎欣刚)长沙作为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承办候选城市之一,昨日迎来了住建部专家组实...
2016-04-11

青海冬虫夏草展交会:青藏高原上耀眼的明星

中国·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是青海省着力打造的除青洽会、清真食品节、藏毯展之外...
2017-07-26